大家可以理解嗎?強調的是檢核表是養成原子習慣很重要的工具。每天要進步一點點,只要每天進步1%,一年之後進步會變成37倍。重點有兩個,一個重點是口才訓練好。第二個重點是養成原子習慣。如果這兩個魚與熊掌沒辦法同時得到的話,要把難度縮小,把難度變低。
[短片] 07培養原子習慣才能改變命運
https://youtu.be/e22q1tzCRpE
夢想需要一個決心去行動-創業-等於-美樂家-加上-換品牌,結合-美樂家-來-創業-換個品牌到-美樂家-消費 ,讓你實現-創業-理想,歡迎大家來到這裡
修行分為漸修與頓悟,絕大多數的人需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,採漸修方式循序漸進的修行,微小的原子習慣能打破原來的命運迴路,冰山底下95%的負面能量,一般人根本就沒有抗拒能力。
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兩種方式,第一種叫做漸修,循序漸進慢慢的、逐漸的修行。第二種方式叫頓修,名師指點馬上開悟,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且屬上上慧根者很容易成就,等於達到一提升很高的生命層次,那叫做頓悟。
之前有彈到修行需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,有因緣接觸到善知識或一個好的老師願意教導,極少數有善根且悟性高,可能直接頓悟,等於說老師一點就通了,如網路創業也能開始啪啪啪很快做下去,這是要有高層次或慧根,才有辦法很快的一點就通。
而一般人95%的人都需要漸修方式,一步一步來,一般人一次要跳很高的門檻,難度太高了,也做不來,做不來之後就容易產生挫折、困難,下一次有機緣或要再去改變甚麼,會沒有信心、膽識去做了,容易碰到挫折,又很快退縮不前,這樣的惡性循環就陷入了命運環路之中。
大約在20年前,那時候老師就準備考校長,當初考校長準備的教育理想是『成就圓滿,完人教育』,完人是完善的,也有人叫全人教育,當時校長考試考了8年,四次入圍面試,我的教育理念有三個重要論點。
在學校的運作裡面講究品質績效,學校經營的品質高,績效良好,小朋友有健康活力、有生命力,將來到社會上有所成就,務實的來過生活。這個追求真理,就是實實在在的,不管是物質的各方面我們要有所成就,人生目標要能夠達成自我實現,這是我當初的第一個項目追求真。
真與善的第二個部分是善,善的部分,我提出的教育理想是品格跟自律的薰陶,孩子的品格很重要,要從小培養,要自我約束,也有愛心去做分享,能夠造福人類社會,提升精神生活,這個部分是屬於善。
那第三個論點是涵養完美,這是真善美的美,這個美是品味自在,能夠細細的品味人生,鑑賞人生的美好事物,像藝術人文,音樂美術,哲學神學等等科目的培養,期許自我超越並能淨化心靈,止於至聖的境界。
那在這三個論點與張綺老師所談的三個相度是不是頗有相似之處? 事實上你仔細看是一樣的道理,比如教育理念第一個追求真理與績效品質,實現自我,這是呼應到張老師的豐富的我,人生豐碩成就,而張老師的真實的我,瞭解認識與接納自我,是教育理念第二論點的完備良善,有愛心與品格自律,教育理念第三個涵養完美,品味自在人生,真善美的美這個部分是張綺老師的自由的我,打破框架超脫心靈。
這是一樣的向度與內涵。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不一樣,事實上張綺老師與老師的人生價值思維裡面,是完全包納相通的 那跟淨空法師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?淨空法師所談的物質世界,即是追求真理,要成就、品質、績效,再來淨空談的精神世界,亦即是老師的完備良善,愛心分享以提升精神生活,那麼淨空的超自然世界即是老師的涵養完美,超越自我,淨化心靈與止於至聖。同學們可以仔細的好好去做比較,你會發現其中道理都是相通的,互相的容納的。0937113699
本節大意:
真懺悔是不復起不復做,放下後內心不再糾結。檢視八大圓滿或者檢視六大需求,把你的小圓滿慢慢地擴大。達成『每天10分鐘,每週一小時。』的原子習慣,這是可以讓你有機會邁向成功的機會,認識比我們優秀的、善良的、實在的新朋友,找到有需要多一份收入的,跟我們志同道合的幾個人,持續保持善念,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第三個階段是剛剛這一小時的線上培訓心得或啟發,再來訂定下週小目標,用一分鐘三明治演講法來做分享。我們最後再一起回饋。
你們有講到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情,去找到熱情,這個是很重要,因為找到熱情,就有動力去打拼,它是一個啟動閥。怎麼去找熱情呢?如果找不到,沒有關係,就試著從人生八大圓滿 去尋找,比如說工作、家庭、人際關係、財富事業…等等,從這些面向一一去檢視你的人生目標。
剛剛講的不要糾結,就是學習『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。』不管以前努力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,或者五六十年的打拼,不管結果如何,都已經是成為過去了,已成為現實了,那就不要再想說:「我以前這個事業沒有很認真經營,或者有機會卻沒有好好地把握住。」等等,這些陳年往事檢討過之後,就要把它給放下,不要在內心不斷的糾結。
因為糾結只會內耗,自我耗掉自己的許多能量而已,我們常說,別人在消耗我們能量,別人在打擊我們的志氣就算了,千萬不要再自我打擊,不要再為難自己,這個很重要。所以以前即使做錯什麼事情,錯過了甚麼機會或人,你可以懺悔,但不必後悔。
我們之前有講說過什麼叫懺悔?懺悔跟後悔不一樣,懺悔是『不復起,不復作。』不復起是你已經懺悔過了,反省檢討過了,那就不要再去做它,不要再犯錯就好,這件事情瞭解了,懺悔過之後,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、不好的,我就不要再重複去做,千萬不可重蹈覆轍,這是『不復作』。
那『不負起』是我這些做錯的、懊悔的或錯過的這些人事物,不要再起心動念,不再回頭持續折磨自己,把它給放下吧!『不負起』是放下不再提起,『不復作』是不要重蹈覆轍,這兩件事具足才是真正的懺悔,就是我不再做了,而且也把它給放下了。
我不會常常再糾結,沒有糾結的話你的正面能量就會慢慢提升,所以內心不再糾結、不必再內耗,這是懺悔的重點 。老師一直強調這一點,今天就是一個重新的你,人生重新的開始,那麼今天晚上可以好好睡一覺,明天醒來又是一個嶄新的自我。
你可以去檢視八大圓滿或者檢視六大需求,想想看你的這個圓滿也許是小小的圓滿,比如說在財富部分,一個月才四、五萬元的薪水,別人家卻有十萬二十萬的月收入,這八大圓滿只是你的圓比較小,好像小夢想一般的渺小,如果學習成長培養能力,就有機會把你的小圓滿慢慢地擴大。
在家庭的面向,現在只是小康,家人的感情也只有普普通通,比如說十分,我們只占六分,那我就每天再花一點心思來經營這個家庭,讓它變成七分,你人生的小圓滿就擴大,慢慢放大了。
老師常說不要跟別人比,只要跟自己比就好,也許你的圓滿現在是小小的,賺的錢不多,家人感情都還好,也不是非常融洽或者說好到什麼程度,人際關係也疏遠,沒有什麼人脈,都小小的沒有關係,現在開始就朝這幾個面向慢慢的把它給擴大。
我們檢核表的加好友就是在拓展你的人際關係,人脈就是錢脈,我們教你的都是在你人生的小圓滿慢慢變成中圓滿、再繼續變成大圓滿,不用去羡慕別人的大圓滿,我們的圓滿現在是小小的,我們人生也過得還可以,但希望更加美好。
所以從八大圓滿或者馬斯洛的六個需求去看你的圓滿,慢慢的把它給擴大,也可以從張綺老師的『真實、豐富與自由的我』從這三個面向慢慢擴大,都是可以的,從八大圓滿等等的面向去尋找你的人生目標,朝著這個目標前進,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。
剛剛講不要糾結,找到你的目標,接下來是我們常常說的,『每天10分鐘演練,每週一小時培訓。』先站在成功路上卡位,這一個部分是很簡單,這是簡單可行、人人可為的成功模式,你可以從『每天10分鐘,每週一小時。』去著手。
先努力達成『每天10分鐘,每週一小時。』的原子習慣,這是可以讓你有機會邁向成功的機會,因為你一定要站在成功路上,才有機會往你的人生目標前進,有時候你的熱情是在努力的過程當中,在你行動當中慢慢的才找到了信心,而慢慢的也找到了你的熱情所在,熱情有時候是藏在行動之中。
如果還找不到熱情,沒有關係,先按照我們團隊告訴你的 教給你的就去做,先去操做,一開始雖然動力不大,但是每天操做它,先完成『每天十分鐘,每週一小時』簡單的成功模式,這是每個人能夠去完成它的。
再來就是行動檢核表,要求自己每天要演練十分鐘,如果真的比較忙,每天只有三分鐘可以演練,就把它分成二段或三段,一次就演練前面簡報的三分鐘,明天再演練後面的三分鐘,等於演講稿可以分成兩段、三段分別來做演練。但是還是鼓勵每天演練十分鐘,真的沒有辦法,就一個禮拜兩次、三次的演練。
行動檢核表裡有廣結善言加好友的項目,這是拓展你的人際關係,去認識比我們優秀的、善良的、實在的新朋友,找到有需要多一份收入的,跟我們志同道合的少數幾個人,一開始要廣泛的大量地去認識這些新朋友,在這些人當中篩選到三五個志同道合的人,這是你的主要目標。
那熱情可以透過將來兩、三年或五年之後,找到了三五個志同道友的朋友,開始免費購物,一個月多個三千五千元,甚至一個月多個一萬兩萬或三萬元,到時候你的熱情可能也會被你自己點燃起來。
原來我們告訴你說要先找到熱情,但是如果一時找不到的話,可以慢慢找,邊找邊做、邊找邊做,在操做當中按照行動檢核表的內容,團隊教你的方法去做,它很簡單並不會難,而且不用每天花三個小時或五個小時的時間,只要你有半小時就做半小時,有一小時就做一小時。
務實的做行動檢核表的事,每天就這樣做,把它變成原子習慣,習慣成自然,自然就會成功,老師這樣子來做一個期許,最後是可以再去思考想像你未來的理想生活,你希望怎麼過,當我們要走的時候,這個人生到底過得滿不滿意呢?
自我期許一下,我有沒有能力給孩子一些福德或者造福?我們能夠提供下一代更多的資源呢?這輩子能加減做一點好事善事嗎?有多少能力去幫助別人?之前我們也說過了 要先從做善事開始,做善事不是有錢才能做,現在收入不多,經濟能力不好,沒關係,可以從五塊、十塊錢開始行善。
每天丟個五塊十塊錢到存錢筒裡面,一個月就有幾百塊錢了。每個月幾百塊錢就可以去做善事,不管是要去做善事或是要捐給慈善機關,給其他的社福團體都可以,如果在路上看到乞丐,可以發小善念給他五塊、十塊錢,經濟能力好的可以給他五十塊、一百塊錢,隨時都在起心動念上 發出一個小善念出來。
記得慈濟法師曾經說:「起心動念,你的善念不見得要有錢才有辦法做,每天發出小小的善念,只有五塊十塊錢你也可以做善事。」老師覺得想這個很重要,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去做老師分享給你的,因為老師現在也是這樣做,老師現在所說的就是目前在做的,也是正在努力的事,那才會講給大家聽,也期待大家能夠把老師的話聽進去。
保持每天有一個小善念,你記得買菜時省下五塊錢十塊錢,就把它丟在存錢筒裡面,就像慈濟的竹筒歲月一樣,今天只剩一塊錢,就丟一塊錢沒有關係,一個月或幾個月之後要去奉獻,要去捐給慈善機構的,每天都有一個小善念出來,即使這個善念只有一塊、五塊、十塊、二十塊或五十塊錢都可以,它都是一個善念。
所以每天把你的小善念啟動一下,慢慢地持續這樣做,這一些都是可以養成原子習慣,你想到了就丟5塊錢在竹筒裡面,我們互相勉勵,老師也在學習,也在實踐現在所講的這些事情,那相信你每天發善念,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,無論有多少能力,加減都可以做一點點的付出。
當然我們的經濟能力大部分都會奉獻在家庭開銷,也是天經地義的事,但是行有餘力,有剩下一點點經濟能力,就能夠擴及造福到周遭的人事物,把你的價值慢慢的向外去拓展出去,這個目標大家一起來努力。好,今天就分享到這裡,會後方便的話就把培訓心得啟發,還有你的小目標分享到我們的群組,如果有空,也可以跟老師聊一聊。感謝大家的時間,期待下次再會。
[短片] 2.2QA交流時間-真懺悔的無悔人生
連結1:https://youtu.be/narPd1koV8s
『知識是力量』這句經典名言是沒有錯誤,但當你學到了知識,知識要透過行動,轉化成為經驗,那麼這個經驗累積之後,它會變成你的原子習慣,經驗累積習慣,習慣成自然之後就會變成了智慧,這個智慧就是任何人也拿不到,偷不走的一個真功夫,這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剛剛有提醒大家,培訓前最好準備有筆記本或者一張紙,能把重點,分為兩三點簡單的幾個字寫一下,輪到你講就可以侃侃而談,沒有關係,我們現在都在演練,都還在學習的階段,思考一下怎麼樣用一分鐘講到重點,講到言之有物,這個也很重要,沒有關係,試試看,先跟大家打招呼問好與自我介紹,接下來講兩三個重點,之後再感謝大家,請大家多指教。這樣便很完整,好不好?
有一句話說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意思是說有三個人在同一個環境,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,必有我師焉的"師"是像老師一樣,可以在其他的兩三個人當中學習到他的優點,或學習到他的強項,所以我們現在有幾個人在線上的虛擬教室,我們大家就是在一起學習成長,當然老師是站在一個的指導或者輔導的立場。
因為我說了,這是一個網路事業,大家都是在經營這個事業,那老師的角色就像一個軍師,軍師是要來協助大家經營這事業的,因為我走過這一條路,知道這一條路要怎麼走比較順遂,要走多遠,要做多少,中間可能會遇到那些挫折或困難,要如何克服困難與度過難關,才有辦法達到你最終的目標。
因為老師親身體驗並且親自走過,所以我知道怎麼走,但老師沒辦法直接帶你用飛的,直接飛到成功的彼岸,這沒有辦法,你的成功之路只要願意一步一腳印這樣走,老師便有辦法協助你,陪伴你走向成功的一條路,因為成功是每一個人自己要去走的路。老師可以隨時支援與陪伴你的。0903708919
好,進入第三個階段QA交流時間,剛剛談到接納自我,這裡我們一定有比較滿意對自己的某一部分,也有不滿意的一部分,或者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部分,也有不喜歡自己的部分,所謂『一陰一陽,謂之道。』其實一個人不會是完美無缺的,不過我們可以慢慢的去完善自己,慢慢讓自己變得更滿意,更喜歡與更理想。
在我們的身心靈當中,這個個體一定有對自己相對的評價,比如說個性不喜歡的部分,也有喜歡的部分,或者對成就也有滿意的跟不滿意的部分,或者你做的事情也是一樣,有時候覺得自己怎麼會這樣子呢,做錯的是蠻懊悔的,所以不管怎麼樣,不小心做錯了事也要接納它,已經做錯了事要真心懺悔。
所謂的懺悔是『不復起,不復做。』知道我這樣做是不對,發現這樣做是不行,以後就不再做,不再重蹈覆轍,但是已經做了就不要天天去想或後悔這件事情,懺悔不是天天去後悔莫及,而是說決定自我覺察,知道我這樣子做不對,以後不再犯。再來是我要把犯的錯誤放下,因為已經犯了,當然能彌補就去彌補,但是不要把那個愧疚感一直掛在心理上。
比如說我們在網路創業這一塊領域,這兩.三年來,你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投入很多心血,或者說好像東忙西忙,覺得成績並不滿意,或者說老師這麼認真教導,我卻沒有好好聽老師的話,連行動檢核表一分鐘每天記錄,我也沒記錄…等等,也不要跟老師說不好意思,沒有什麼不好意思。
如果覺得你沒有很認真在做,或者檢核表這件事情很重要,從今以後你就要去做,之前沒有做好的,就決定每天開始檢核表要每天記錄,數字要記錄,剛剛講要有檢核數字,才能夠知道每天的工作量,不要為你沒有做的後悔,就是你之前沒有盡力經營或者沒有聽老師的話,這些都已經過去了,也不用說不好意思,只要認為你該怎麼做就去好好做,有自覺比較重要。
我覺得自我察覺比較重要,因為事業的成敗都是自己決定的,老師頂多就是能幫一下你,支持你,幫你在臨門一腳時成交,那這個事業的經營還是要靠你自己,要真的有這個心,而且願意投入心力,這個事業才有辦法發展起來的。所以接納不完美的自己,不管好不好的部分,對自己滿不滿意,都要完全去接納它,不滿意的部分當然可以改善與持續完善的。
[短片] 08接納真實的我0916233176
第三部分我們談談兩個主題,一個主題是心得感想,就是今天一個小時的培訓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或有什麼啟發,第二個是下週小目標,可以再訂定一下。
一分鐘成交法要背起來,那是最好。如果沒有背起來的話,就抄在紙張上,放在桌子旁邊,在跟人家談的時候,就可以查看第一句話、第二句,第三句與第四句話等,分成兩段的方式,重點提醒:第一是已經建立信任關係了,再來有溫度,也就是說你們最近就有在互動交流,有溫度才不會硬生生的,另外還要在對話的一個方式才使用,就是在聊天的時候才進行一分鐘成交法。這個是技巧與訣竅。
"找到熱情"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們一般人找不到,幾乎99%的人也是找不到他的熱情的,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去找,不是說沒有去尋找,我們要有一個自覺,應該去找到我們的熱情所在,因為有一些人完全是無感的,他也不知道也不會去找,至少今天聽完之後,你要懂得去思考,怎麼去找到我的熱情所在。
到底什麼事情是可以我一輩子去做的,老師的建議是可以從剛剛的人生八大圓滿的課題去找。比如我有個夥伴說借錢都要去玩,都要去旅遊,環遊世界就是他的人生熱情所在,當然環遊世界能結合他的這個熱情,結合他的事業的話那是最好的,他可以去做旅遊事業等等。
比如說我有個以前的同事他說人生就是修行,這就是他的熱情所在,他覺得他一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修行,所以可以從八大圓滿的人課題去看看,哪一個課題是我們非常有興趣的。
有些人對學習成長是很有興趣的,只要有一些學習的誨程他都會去報名,不見得用得上,但他都去報名,他覺得學習是很快樂的事,所以現在很流行終身學習這個課題,所以從人生圓滿的八大課題去找找,看看哪一兩樣東西是你這輩子想要去做的,想要追求的,而且一輩子都不會懶的,一輩子興趣都不減的,可以讓你做一輩子的事情。
像老師來講,教育就是我的熱情,老師已經教了40年的書,也打算繼續教下去,以前是在學校服務,也有在大學教過大學生,那現在就線上教,不斷地去把自己的知識與專業貢獻給所有需要的人,所以教育就是我的熱情所在,專業傳授給所有想學習的人。
另外一個熱情所在就是學習,之前跟大家聊過,學易經斷斷續續已經有十年之久,卻都不是很長進,學得蒙矇懂懂,但是在幾個月前突然對易經有一些領悟與啟發,所以現在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學《易經》,也會幫人家占卜算卦與解卦,我覺得《易經》這個課題越學越有味道,覺得它真的是博大精深,值得學一輩子,即使窮一輩子之力也都沒辦法完全精通的。
所以學習與教育這兩樣東西,是我這輩子想要追求的,如果能透過我的教育專業傳授給很多人,便可以去幫助很多的人圓他們人生的夢想,當然這個是更好了,所以老師要追求的是教育產業,能夠做奉獻教育讓它產生價值,幫助很多人能夠受益,讓他們美夢成真,這就是我這輩子的熱情所在。那你們可以慢慢去思考你自己的熱情所在。
[短片] 05.QA交流-尋找你的熱情
連結1:https://youtu.be/Gn9G14em6t4
連結2:https://youtu.be/0VUb5HJqmt4